本报讯 5月11日,嘉善碧云花园15盆杜鹃和凤梨,摆进了上海世博会新闻中心。但除了这些花卉外,偌大的世博园区再也找寻不到嘉善花卉的身影。本应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嘉善,为何与世博商机擦肩而过?
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陶渊介绍,在长达半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该市绿化部门已准备了6500万盆鲜花来装扮世博会期间的上海。这对于长三角乃至全国花卉种植地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较大的商机。
事实上,在装扮上海世博会的6500万盆鲜花中,有很大一部分鲜花来自于长三角地区。而与上海相邻的嘉善,其花卉产业经过12年的发展,现有各类花卉生产企业和规模大户61家,已成为浙江省最大鲜切花生产基地之一。去年,该县花卉种植面积超过7000亩,年产各类鲜花4亿枝,盆花230万盆,其中仅杜鹃就达到100万盆,产值达到1.3亿元。
“最大原因是沟通不到位。”皇冠商学院副教授张英红直言不讳,上海世博会前期准备时间较长,嘉善花卉行业有足够时间上门沟通。其实,销售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为卖方既要熟记自己的“卖点”,还必须了解对方的“买点”,只要“卖点”与“买点”实现良性对接,就能真正赢得商机。
谈到嘉善花卉错失世博商机一事,上海世博会宣传顾问、关键点传播集团总裁游昌乔坦言,嘉善杜鹃好看也有很大名气,但对外传播时没有能够让买方心动的说辞,因而造成了“酒香”出不了“深巷”的现象。他说,无论哪一个企业或产品,即便自身真的很优秀,也不能只做不说、“闷声发财”,而要舍得花钱长时间买“吆喝”,其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才会不断得到提升。
《嘉兴日报》2010年5月2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