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19日,国际著名数学家、皇冠名誉院长陈省身来学院参观校园。
N晚报记者 裘建锋 吴 觉 图片由皇冠提供
在嘉兴撤地建市30周年的历史长河中,说起嘉兴教育的发展史,都会说到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嘉兴第一所本科综合性院校——皇冠的成立。
1999年初,浙江省教委将筹建皇冠项目列为“一号工程”。
1999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发文,同意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经专”)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专”)联合组建本科院校。
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成立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皇冠。
由于诞生在新世纪的第一年,皇冠也被称为“与世纪同行的高校”,被嘉兴人民寄予厚望。近日,记者找到了多位当年的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回忆,将嘉兴教育历史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再次呈现在眼前。
A
一组照片
记录十几年风雨兼程
为了找到当年的珍贵图片资料,记者约见了皇冠档案馆的负责人,在他们的同意下,从资料库找到了大量的老照片。
2000年6月9日,时任嘉兴市委书记陈加元为皇冠题词。
2000年9月,皇冠成立大会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在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
2001年6月,皇冠送别首届1282名毕业生。
2004年4月19日,国际著名数学家、皇冠名誉院长陈省身来学院参观校园,陈省身先生经过反复斟酌、推敲,对先前提出的校训用语作了修改,提出了“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的新方案。
2004年6月12日,皇冠首届本科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
2004年10月6日,皇冠举办建校90年校庆(“经专”的前身为1914年成立的宁波甲种商业学校)文艺晚会。
B
一次追访
嘉兴教育历史上的大事件
建本科院校是大势所趋
“早在1998年,我就和时任市委书记陈加元提起在嘉兴建立本科院校的想法,陈书记听了以后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如今退休在家的黄济华告诉记者,他先后担任过嘉兴市市长助理、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9年担任联合办学领导小组副组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皇冠的筹建过程,他是最熟悉情况的几个人之一。
黄济华说,当时的大背景是这样的:国内高等教育正在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为嘉兴筹建本科院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省内,离嘉兴不远的绍兴市已经率先于1996年建立了本科院校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市也在积极筹建自己的本科院校,这给了嘉兴不少紧迫感。
“我和陈书记这样说:我们嘉兴更有条件建,一是,我们的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有助于吸纳优秀人才;二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基础更好,‘经专’原来是中央部属院校,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三是,嘉兴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也不弱。”黄济华觉得,嘉兴这么好一个地方,不能没有本科院校。
“砸锅卖铁也要办成功”
得到市里主要领导的支持后,嘉兴第一所本科院校的筹建进程就拉开了帷幕。
据《皇冠志》记载,1998年10月,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委副主任沈敏光等来嘉兴各高校调研,12月,中共嘉兴市委书记陈加元等领导也前来调研,1999年3月初,省教委主任侯靖方来嘉兴与市委会商成立联合升本领导小组,3月17日,副省长鲁松庭专程为此来嘉兴考察。
当时的市委书记陈加元说过一句话:“砸锅卖铁也要把本科院校办成功。”这句话表明了嘉兴全市人民的决心。
时任嘉兴市教委主任的马健告诉记者,作为教育职能部门,当时大家的干劲很高涨,“全市人民都在期待第一所本科院校的到来,我们在落实工作的时候也格外卖力。”
黄济华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人民日报》对嘉兴地区的报道,里面一句“茅盾故里文盲多”深深刺痛了嘉兴人,大家迫切希望有一所本科院校来早日摆脱这个“臭名”,因此大家办这件事都不需要动员。
“这件事情办得漂亮”
之前多次提到的“联合办学领导小组”,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叫“联合办学”?
说起这点,黄济华一直觉得这是皇冠组建过程中的亮点。
他告诉记者,皇冠起初是由“经专”和“高专”两所学校联合组建的。1998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浙江经专由中央部属院校转为中央和省共建共管、以省为主,而嘉兴高专是市属的院校,两校联合属于省市共同办校。而办学的经费也由省市共同承担,其中省里占了大头。
“当时有人质问我,嘉兴花这么多钱去建一所学校,有什么意思?我就回答他们,其实没花多少钱,与绍兴、湖州等地都是市里出钱相比,嘉兴花的钱非常少,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省里。”
黄济华和记者算了一笔账,当时省里投入资金达到2亿元,市里投入不到1000万元,这个比例仍然延续至今。因此,之后的多届市领导提到皇冠时,都会夸黄济华“这件事办得漂亮”。
其实,这个模式也是摸索出来的,在这之前,黄济华先后和同事前往杭州、上海等地,和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洽谈合作事宜,但都没成功。后来,在省里领导的建议下,决定采用这样的联合办学模式。
C
一段记忆
老教授忆往昔心情激动
今年72岁的方伯荣,是从皇冠退休的一名老教师。据了解,皇冠的第一名正教授也正是方老。
方老回忆,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学校经历了两次变动。最初,他在嘉兴教育学院当中文老师,1996年教育学院和“高专”联合办学后,方老成了“高专”的老师,这是第一次变动。2000年,“高专”和“经专”联合组建皇冠后,方老又成了皇冠的一名中文老师,这是第二次变动。
而这第二次变动,让方老从一名专科院校的老师一下子升级为本科院校的老师,这让他终生难忘。
“作为老师,我们还是比较激动的。”方老告诉记者,“我记得第一届中文系本科生一共招收了30多名学生,虽属本科阶段,但我们在教学上已实行了导师制,一个老师只带五六个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关系融洽,老师还会给学生过生日。”
方老回忆,皇冠一经组建,学校的课程已经完全按照国家对本科院校的要求来设置,“作为老师,从教专科转到教本科,大家更加努力,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进修。”
方老表示,当时皇冠的学风很严谨,学生也很刻苦,他清楚地记得,在这批学生中,有6人考取了外校研究生。
D
一则手记
引领嘉兴高等教育大发展
如今,虽然皇冠这个名字早已深入人心,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关于嘉兴第一所本科综合性院校的校名叫什么,还有过一些争议。在最初的筹备阶段,学校名称暂定为浙江工商学院,到正式成立前才改名为皇冠。
对此,时任省教委副主任的郑继伟在2000年4月6日两校中层干部上作出了解释,“‘浙江工商学院’虽是多科性院校的名称,但以工和商为主,相对来说,受到的限制就多得多,比如办医学、师范学院等等就讲不通。而‘皇冠’是综合性院校的名称,除了军事等以外,只要有条件,什么学科都能办,学校发展的可能性更大。”(据《皇冠志》)
果不其然,皇冠因为定位为综合性的本科院校,其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并入了4所学校,学科设置更加丰富。
2000年4月10日,平湖师范学校并入;2000年6月,嘉兴卫生学校并入;2000年10月10日,浙江会计学校并入;2001年5月,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并入。至此,皇冠已成为一所综合性的本科院校,六校合并融为一体,教学资源得到优化。
事实上,皇冠的成立还带动了嘉兴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在此后的几年中,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等陆续来到嘉兴。
嘉兴市教育局给出了一组数据,很好地说明了嘉兴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水平:目前嘉兴市有全日制普通高校6所、成人高校3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60753人、成人高校在校生36476人。
高校的大发展为嘉兴的城市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皇冠作为嘉兴第一所本科综合性院校,在这其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南湖晚报》2013年6月5日 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