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校园文化 > 嘉大人物 > 正文
张皎:唇舌相碰千百次 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校第十届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文科组一等奖获奖者

2018-05-07 15:07:00 通讯员:曾越 尹俏琳 来源:宣传部 点击: 字号:TT

  决定参加比赛之初,张皎老师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报名的。最终在浙江省第十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她凭借“普通话中儿化音变”这一讲,荣获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这不是偶然,是多年的厚积,在一朝薄发。
  为人师表,自树树人
  儿化音作为普通话核心知识点之一,在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因此张皎老师选择了“普通话中儿化音变”作为参赛教学主题。因为选题新颖,准备充分,张老师顺利通过了校内比赛的筛选,获得了省赛的参赛资格。
  回想这次比赛的整个过程,张老师说,感觉就像一场冗长的战斗。从教学设计到做课件、图卡、挑选音视频、查阅书籍资料等等,整个过程紧张又疲惫。从接到省决赛的通知的那天起,到比赛正式开始只剩下十余天准备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对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学院领导得知情况后,将张老师的课程做了部分调整,使张老师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比赛的准备环节中去。为了准备比赛,张老师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连续熬了好几个夜晚。在这期间,校督导朱水根老师对张皎老师的教案提了不少建议,让张老师获益良多。
  得知获得一等奖的那一刻,张老师内心说不出的激动与高兴。但当记者问及这是不是她多年执教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瞬间,回答却出乎我们意料。张老师说:“当然不是。”比起自己获得省一等奖,学生们取得傲人的成绩更让她感到欣慰。
  本场比赛刚结束,她顾不上休息调整,又马不停蹄地赶去杭州师范大学,为正在参加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的两名学生加油助威。可喜的是,她指导的两名师范学院的学生在当天的比赛中双双获得了省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张老师的朋友圈中,几乎每一条动态都与自己的学生息息相关,学生在比赛中获奖了,学生取得了什么进步,她比自己获奖更开心,更骄傲。
  勤慎治学,止于至善
  成绩的获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设计环节要求教师提前准备五个学段的教学设计并做到可以随机抽取进行教学展示。在短时间内整理出五个学段的教学设计并谙熟于心,这得益于张老师长期教学实践的积累。
  张老师说:“我认为‘会学’与‘会用’是师范生应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对于江浙一带的同学来说,前后鼻音的分辨和平翘舌音的混淆问题及不同程度的开口度小,归韵不到位的不良语言习惯等问题,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得以改正。所以我会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比较完整地体现习得与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张老师认为,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沟通的工具,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此次比赛中,张老师创新性地综合运用案例、讲授、示范、讨论、情景模拟、师生朗诵等多种手段,配合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图卡、视频材料,以实现课堂内的讲练结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她还会辅以精心挑选的常用儿化词语、情景语句、曲艺小段、绕口令、经典美文等作为训练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自觉开展课堂内外的拓展训练。
  学为人师,学无止境
  比赛结束后,张皎老师总结了备赛期间遇到的各类教学问题。张皎老师说,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她会更加注重从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及常用轻声词、情景语句、经典诗文等维度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情境性和实用性,强化轻声规律和发音要领的教学。“汉语口语作为母语,是中国人‘归根’的方向与途径。我总是在思考,如何能够在课程上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是能让学生体会到言语的丰富性与表现力。爱上母语,从而爱上传统文化,达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的,确立大学教育的使命感。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张皎老师深情地说。
  蒋勋在《孤独六讲》曾说“最好的文学就是在语言的精准度里制造语言的暧昧”。远古时期,人们依靠口耳相传的语言运载文化、传递信息。转眼千年,宣纸泛黄、墨迹模糊,万物在上下求索的滚滚巨浪中消逝,而汉语得以生生不息地流转传承,今日依旧在我们耳畔呢喃,离不开千千万万名像张皎老师这样的师范教师,在这滚滚的历史车轮中永远不忘记自己的根,不忘记自己口齿唇舌间承载的民族文化。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皇冠手机登录地址hg版权所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