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红船旁的“知心姐姐”
——访第七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苏悦
“左手树人,右手知心。”在第七届全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苏悦老师凭借出色的现场表现和优秀的专业能力,荣获了本次大赛的特等奖和单项奖最佳博学奖。
积极备赛,厚积薄发
在嘉兴市第一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苏悦老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成为省赛的备选选手。但最初在是否报名参加省赛的问题上,苏悦老师曾担心自己短时间内准备不充分而有所犹豫。这时,学生处岳东起老师给她打了一通电话,打消了苏老师的顾虑,同时为苏老师树立起了自信心,让她能积极投入比赛。“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因为准备时间短,比赛内容多,准备过程中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例如比赛包括笔试、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理论宣讲等四项环节,需要背诵马克思主义理论、辅导员职业相关知识、思政工作相关知识等大量材料,同时要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的系列讲话、高校思政会议等最新时政和最新文件。这些内容都要通过大量时间的重复背诵才能保证精确记忆。
俗话说“一人难挑千斤担”,比赛虽苦,但来自团队、导师和队友多方的支持给了苏老师迎难而上的动力。学生处为本次大赛组建了8人的指导老师团队,为参赛辅导员提供了涵盖四个比赛环节的模拟训练。同时设计学院的张杰书记和学工办凡欣主任在苏老师备赛的过程中也为她进行了细心指导。苏老师还提到,机电学院的队友潘晓侃老师是一位十分幽默的老师,他风趣幽默的言谈常常能缓解备赛的压力,潘老师曾说:“我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因为我们有神一样的队友。”
以学促赛,以赛促教
得益于准备阶段的认真努力,苏悦老师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比赛。在她最擅长的笔试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获得了“最佳博学奖”。 在她的弱项理论宣讲上,因为演讲前做了充分准备和大量的模拟演讲练习,尽管现场有些许紧张,但没有影响苏悦老师的临场发挥。对于获奖感受,苏老师表示应该是“惊”和“喜”相结合。“惊”于自己拿到双奖,“喜”于突破了自己,同时也刷新了学校在该比赛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回忆起整个比赛的经过,苏老师感慨自己收获良多,首先是在比赛的过程中系统学习了辅导员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是职业技能的提升,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在谈心谈话的练习中提升了谈话技巧,在理论宣讲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苏老师认为,赛后选手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让自己收获了不少处理学生具体事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例如“最佳事务奖”的获奖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刘颖老师分享说,安慰失恋的女同学时可以用“我们不要在一堵墙上撞到头破血流”这样的话来疏导其情绪。“最佳亲和力奖”获得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张丹老师说,学生过于敏感,不仅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还要不忘加强学生的学业指导。
最后,苏悦老师认为参加本次比赛最重要的提升在于自己更懂得与倾诉对象共情,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她的班上有一名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消极情绪都埋在心底,在与同学的沟通交流上出现了问题。为此苏老师经常与她谈心谈话,引导她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锻炼与他人人际交往的能力,让自己变得乐观和自信。
学无止境,树人知心
谈及获奖之后的计划,苏悦老师先是说起了自己的初心。辅导员一直是她的职业理想,她说:“人有两只手,一只是用来帮助自己,一只是用来帮助别人。”苏悦老师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习的专业都与教育学相关,教书育人的情怀在读大学之初就种在了她的心中。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她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教然后知困’,作为‘人生导师’,除了要教学相长、立德树人,还应响应联合国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学习。作为‘知心朋友’,工作中要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同时,作为皇冠的一名辅导员,她认为将红船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是十分必要的,“彰显红船旁辅导员的特色,全面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做一名‘南湖红船旁’的知心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