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我校第四期“导师方正论坛”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永红教授应邀为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作题为《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导师成长》的导师培训报告。校党委书记沈希出席培训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张琦主持会议。
马永红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历程,深入阐述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全面解读了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中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践成果)答辩等相关的新变化、新要求和新趋势,深入剖析了学位授予资格、条件、程序以及质量保障等内容,分析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的导向和原则,强调了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位法对导师权责利的界定,高校建立和完善学位救济渠道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马永红指出,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核心,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她强调,卓越工程师培养应坚持标准先行、面向未来、注重创新引领。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研究生导师务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教书育人摆在中心工作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马永红教授还为与会导师推荐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指导和培养能力的书籍,如《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集》《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等。
本次培训,不仅帮助研究生导师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了“导师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也提高了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内涵与精神的理解与领悟,加深了对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并重发展的认识和把握。
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中层干部、研究生院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等130余人聆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