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大学生“爱心秘密”感动湘西》后续
他们,是“娇生惯养”们的榜样
■记者 章亚钧 胡馨婷
“我并不觉得山里的孩子可怜/他们周围陡峭的山壁/虽然阻碍了种子的萌芽/但也给了他们如楠竹般强韧的意志/从另一方面说/他们是‘娇生惯养’们的榜样。”这是皇冠人力062班一位资助孩子时不愿留名、记者采访时仍不愿留名的大学生给湘西孩子们写的一首小诗。连日来的采访中,大学生们无不感慨,在资助孩子们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这场爱心捐助行动已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
“说实话,在资助湘西孩子之前,我也一直为组织班级青年志愿者活动发愁。”目前在上海工作,爱心接力第二棒的朱亚萍回忆说,“那时我们组织的活动不是去社区扫地,就是在校园除草,时间久了,同学们都在质疑,难道大学生只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所以在得知了湘西孩子们的情况后,我们毫不犹豫地资助了两名孩子。”
而原本以为“只是做了件好事”的同学们却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与其说是助人,不如说“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爱的教育课,让我们学会了感恩与责任”。
“姐姐,你最近好吗?真想你啊。听说你去上海工作了,都顺利吗?”这是不久前朱亚萍曾经资助的孩子龙梅艳写给她信里的一段话,稚嫩的笔迹工工整整,在信封上甚至可以看到,孩子为了不把字写歪,写每行字时都在下面垫了尺子。“其实到上海工作后,我已经有段时间没与她联系了,是她向我的学妹打听才问到了我的地址。收到她的信时我很惭愧,我只是做了件小事,却让孩子如此牵挂,我收获了一份纯真的感情。”朱亚萍说,龙梅艳信里的乐观与坚强也深深感染了她。“刚到上海时,很孤独加上新工作不太顺利,一时间情绪非常低落,但一想到远方还有人牵挂自己,想到龙梅艳他们学习条件很艰苦却一直很乐观,想到她欣喜地告诉我她语文考得不错,与同学们在雪地里堆了个很大的雪人等,我就有了力量,我在孩子们身上学到了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朱亚萍感慨地说。
而在爱心接力第三棒的大学生中,这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故事也不在少数。
大学生方灵菲说,当初和班里其他同学凑起60元钱寄去时,以为不过是个简单的任务,没想到几个月后,突然收到湘西遥远山村一个孩子写来的厚厚一封感谢信,透过信,她仿佛看到了遥远山村、家徒四壁的土屋里,一个瘦小、纯真的女孩正坐在门槛上,借着微弱的灯光认真写信的情景。“对于生活在发达地区的人而言,60元可能只是一件衣服的花销,或者是一顿生日聚餐的费用,而对于大山里的孩子,却是整个学期的学费,我们的举手之劳却得到了如此沉甸甸的情谊。”方灵菲说,“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的生命如此丰厚,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孩子,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能够将善良延续。”
孩子们的老师吴志显告诉记者,孩子们每个周日放假后,都要走十多里的山路,背着大米和腌菜到学校寄宿,学校只提供灶台,孩子们放学后自己做饭,几乎餐餐都是腌菜,一个月也难得吃上一回肉。对此,大学生叶凌晓说,以前自己常埋怨学校饭菜不好吃,知道了湘西孩子们的故事后,觉得很惭愧,“我要节省点生活费,为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多尽一点力。”
“当看到照片上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时,我被震撼了,就像看到有人摔倒在地时自然会上前扶一把一样,无法袖手旁观。”坚持捐资三年的大学生冯慧慧说。三年来,她和孩子及他们的父母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06年的冬天,嘉兴异常寒冷,她意外地收到了湘西一个孩子妈妈连夜赶做的棉鞋,而随鞋寄来的信,却只是表现着“是否合脚”的忐忑不安……冯慧慧说,每年冬天穿上这双棉鞋,感觉脚不再冷时,就会自然而然联想起湘西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他们是否冷呢?
“人自私了就只看得到自己的权利,看不到自己的责任了,没有爱心恐怕连恻隐之心都没有。”小王也是从农村来的大学生,上高中时也曾受到好心人的资助,但她说自从考上大学后,就慢慢淡忘了过去的苦楚,而在得知身边的同学都在资助湘西孩子后,她被深深触动了,决定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参与。
因为感动于别人的感恩与真情,感动于远方的责任与牵挂,感动于困境中的人们的坚强与乐观,记者了解到,不少已经毕业的同学仍在延续这一爱心传统:在义乌工作的同学仍在以寝室的名义资助孩子;在温州工作的同学则把爱心接力棒传给了在中国计量学院学习的妹妹……“爱的种子随着同学们各奔东西而播向了四方。”朱亚萍高兴地说,“今后走到哪里我都会想起孩子们,来自湘西的那份爱成了大家共同的回忆。”
《嘉兴日报》2008年4月10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