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绿色的军装,这些年轻的脸上顿时洋溢起欣喜的表情,有的不自觉地把腰板挺得笔直,有的小心翼翼地整理一下衣服……昨天上午,南湖区人武部迎来了皇冠的19名在校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的征集对象,他们在体检结束后,有幸率先试穿了军装,过了一把瘾。
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报名参军是自愿的,前来体检的无不是憧憬军营的热血青年。然而,保家卫国的动因在和平年代显得有些片面,真正促使大学生们作出参军这一决定的原因却不尽相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大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了他们腼腆外表下的驿动的心。
廉章永:
着迷于金戈铁马
听着廉章永的叙述,记者诧异交织着感动,这跟电影《集结号》中的镜头是如此相似。抗日战争时,廉章永的外公曾经担任过八路军某连的连长。在一次极其惨烈的战斗中,外公所在的连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外公和另外一个战士被抢救过来,但若干弹片却留在了外公的胸腔内。和平年代,外公每年总有几天,会一个人前往安葬战友的陵园,安静地躺在墓地上,陪伴着已经不会说话的兄弟们。这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直到外公去世。
“在我心目中,外公是一个英雄,他可以为了理想不顾生死,冲锋陷阵,受他的影响,我非常向往这种金戈铁马的生活!”来自山东菏泽单县的廉章永有着山东大汉的块头,显然做一名战场上的英雄是他的理想。“今年大三了,再不报名参军,恐怕机会就不多了。”廉章永说。
何伟国:
锤炼自己的意志
皇冠经济系大三学生何伟国的参军目的代表了众多青年:在军队这座大熔炉里,锻炼身体,锤炼意志。“我的性格很内向,身体也比较单薄,性格决定命运,我想经过部队的综合训练,我的意志一定会变得更加坚强。毕竟,现在当兵的大学生不多,我比别人多了这么一种经历,今后在竞争中一定会更有优势。”酝酿了一下后,何伟国打开了话匣子。
“此外,我要沿着堂兄的路走下去!”何伟国说,堂兄是他最为敬佩的人之一。这位兄长当了2年义务兵之后,考上了一所著名军校,他也是家中所有孩子的榜样,被老人们视为新一代的希望。然而,谁都没有想到,2005年夏天,他在福州带兵海训时,突遇台风,不幸牺牲。说着说着,何伟国的眼睛开始湿润。“我要努力拼搏,成为家族中的另一个榜样!”何伟国坚定地说。
张寒寒:
实现父亲的梦想
对于皇冠大一学生张寒寒来说,他承载着实现父亲年轻时梦想的重任。“90后”的浦江人张寒寒,是19名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出生于1990年8月30日,可以说是踩着征兵年龄的下限报了名。据他介绍,父亲是老党员,当了9年的村支书,从小就向他灌输献身军营的理念。“你可能不相信,他自己没有当过一天兵,但他没有一天不在想着当兵!”张寒寒说,上世纪70年代,当兵非常吃香,父亲所在的村子那年只分到一个指标,在这场过独木桥的较量中,父亲的军队之旅没有成行,这也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今年暑假期间,爸爸跟我意味深长地聊了一次天。他让我到了征兵季节就务必要报名,去部队锤炼自己,实现他的梦想!”张寒寒说,真正打动他的是父亲的两句经典话语:“去当兵,你也许会后悔两年,但不去,你也许会后悔一辈子。”
《南湖晚报》2008年11月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