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嘉大 > 正文
海盐年轻人爱上“土”文化

海盐年轻人爱上“土”文化

2009-01-16 09:13:50 通讯员:N晚报驻海盐记者 迟伟涛 来源:南湖晚报 点击: 字号:TT

 本报讯“这些学生之前来过几次,留下了地址,我们就把每期的研究材料寄给他们!”昨天,海盐腔研究会的陶维安指着手中的一本通讯录,准备将海盐腔研究会近期新编写的《海盐腔研究48期——骚子专辑》研究资料邮寄给海盐腔爱好者,这其中不乏有很多在校读书的大学生。

  据了解,戏曲声腔鼻祖海盐腔、口口相传的海盐骚子甚至流传于乡间田野的民歌小调,这些海盐当地的本土文化,如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盐当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欢。

  

  大学生初识海盐腔

  去年开始,皇冠南湖学院的胡国华、黄芳芳等一批大学生,趁着假期到海盐腔研究会向研究人员学习和交流,他们收集资料、索要文献,了解家乡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陶维安会把每一期的《海盐腔研究》内部资料邮寄给他们。

  “像京剧、昆曲都深入到了年轻人队伍里,我们的海盐腔其实也可以!”海盐腔研究会副秘书长陶维安老先生很有感触。陶维安介绍,海盐腔研究现在还是发掘阶段,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保证演绎风格的纯正,再适当地融合现代元素加以创新,海盐腔还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除海盐腔外,源于古老民间祭祀神歌的海盐骚子是海盐的传统民俗,历史悠久。“这些家乡古老的艺术形态,囊括的内容极其丰富!”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冯哲,他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有关海盐骚子的,目前,他正在收集海盐骚子的相关资料。

  

  民歌设成手机铃声

  此外,在海盐农村几百年来形成的民歌小调,也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流行元素”。去年11月在沈荡举行的海盐乡村原生态民歌展演上,沈荡28岁的张娟平听得非常入神,忍不住就跑到台前用手机录了下来。“后来听听觉得很不错,录得蛮清晰的,就设成手机铃声了!”张娟平的手机铃声是一首流传于通元和百步地区的《哈头歌》,据说这是以前当地农民踏水车时计数用的:哈头浪伊要来哩哎,那来几哈头浪哎,那来第一哈头浪,共踏几何转啦哎……“我当时录的时候也没分清楚是百步的版本还是通元的版本,反正是两个80多岁的老奶奶唱的!”

  张娟平身边的朋友们听了她特有的手机铃声之后感觉很特别,向她索要彩铃。“这些老歌听多了后,闲暇时还能哼上几句!”此外,张娟平还把拍摄的老人们演唱的民歌视频传到了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追捧。

  经过网络传播,例如养蚕时哼唱的《蚕花道情》,还有在于城地区流传的农村婚礼司仪唱的《迎花烛小调》等等一批海盐农村的传统民歌,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熟知。

  

  网友回味方言谚语

  “白露勿露身,赤膊当猪猡”、“东险(闪电)有雨来,西险火门坎,东险西险晒死螺丝蚌藓”、“吃过端午粽,还要冻三冻”……老人们顺口就说出的老话,有多少年轻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近日,海盐论坛上一位名叫“空中的云”的网友发了一张帖子,上面有他从网上收集来的近400条海盐的谚语和歇后语。其中谚语有:人比人,气煞人;千做万做,蚀本生意勿做;困唉觉(睡懒觉),吃厚粥,慢人有慢福等等。歇后语有:六月里着暖鞋(穿棉鞋)——足热(作孽);蚌耶虾(一种海蟹)裹(包)馄饨——里触出外等等。网友都跟帖表示有的很耳熟,而很多都没听到过,纷纷表示古话要听牢,要大力支持。

  此外,有网友还发帖征集海盐本地的俗语,还要求附上普通话解释。

《南湖晚报》2009年1月15日第15版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皇冠手机登录地址hg版权所有
Baidu
sogou